開心遊戲館

位置:首頁 > 單機圖文攻略 > 

泡沫冬景時代背景是什麼,時代背景介紹

《泡沫冬景》是一款背景設定在日本的視覺小說類遊戲,故事的發生時間並不是現在,而是1988年。關於那一時代的日本大環境是如何,可以透過“八甲基環四硅”分享的這篇《泡沫冬景》時代背景介紹來了解一下。

泡沫冬景時代背景是什麼 時代背景介紹

《泡沫冬景》時代背景介紹:

1. 從1970年代後期開始,日本的銀行煩惱於向優良製造業企業的融資案件,於是開始傾向於向不動產、零售業、個人住宅等融資。

2. 1980年代以來,全球性的通貨緊縮形成了股票市場的上升通道。

由於上述因素疊加在一起,日本國內興起了投機熱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場和土地交易市場更爲明顯。其中,受到所謂"土地不會貶值"的土地神話的影響,以轉賣爲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價開始上升。當時東京23個區的地價總和甚至達到了可以購買美國全部國土的水平,而銀行則以不斷升值的土地作爲擔保,向債務人大量貸款。此外,地價上升也使得土地所有者的帳面財產增加,刺激了消費慾望,從而導致了國內消費需求增長,進一步刺激了經濟發展。

1985年到 1986年期間,隨着日元急速升值,日本的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雖有所下降,但是國內的投機氣氛依然熱烈。1987年,投機活動波及所有產業,當時樂觀的觀點認爲只要對土地的需求高漲,那麼經濟就不會衰退,而且市場也鼓勵人們不斷購買股票,聲稱股票從此不會貶值。當時日本媒體爲了給這種經濟繁榮狀況命名,還希望募集像巖戶景氣、神武景氣類似的名稱。但當時也出現了少數反對論點,認爲土地價格已經遠遠超過其實際需求,日本經濟將在不久的將來陷入衰退。

從經濟學原理來說,土地價格上升,導致租用土地的工廠或寫字樓的企業盈利率下降,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出售土地購入債券,因此會帶來土地需求下降。根據供求理論,價格終將趨於均衡。但是日本的企業普遍實行以帳面價值計算土地資產的做法,因此從表面上看企業的收益率也並無變化,而帳面價值與現實價值的差額就導致了帳面財產增加,從而刺激日本的企業追求總資產規模而非收益率。

當時爲了取得大都市周邊的土地,許多大不動產公司會利用黑社會力量用不正當手段奪取土地,從而導致了嚴重的社會問題。而毫無收益可能的偏遠鄉村土地也作爲休閒旅遊資源被炒作到高價。從土地交易中獲得的利潤被用來購買股票、債券、高爾夫球場會員權,另外也包括海外的不動產(如美國洛克菲勒中心)、名貴的藝術品和古董、豪華跑車、海外旅遊景點等等。當時這種資金被稱爲"日本錢"(Japan Money)而受到世界經濟的關注和商家的追捧。當時隨着股票價格上升,日本國內購買法拉利、勞斯萊斯、日產CIMA等高檔轎車的消費熱潮也不斷高漲。

蘇聯由於阿富汗戰爭以及美蘇軍備競賽,加之東歐諸國劇變,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在歐洲,由於嚴重的高失業率和東歐民主化,國際和社會秩序也非常混亂。

美國:經過1980年代中期的經濟週期,逐漸走入低谷。住房金融產業出現危機,社會信用危機日益嚴重。此外,經常性國際收支趨向平衡,但國內經濟持續低迷,失業率也不斷上升,財政赤字創下歷史紀錄。

在這樣的世界形勢中,政治經濟都比較安定的日本出現了"日本是世界第一"的口號,全體國民預感到"日本的時代"即將到來。當時在世界各國的印象中,三十年前仍然是一個普通發展中國家的日本,已經迅速成爲了遍地黃金的富裕國家。

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迎來了最高峯。當時日本各項經濟指標達到了空前的高水平,但是由於資產價格上升無法得到實業的支撐,所謂泡沫經濟開始走下坡路。

一旦投機者喪失了投機慾望,土地和股票價格將下降,因此反而導致帳面資本虧損,由於許多企業和投機者之前將上升的帳面資本考慮在內而進行了過大的投資,從而帶來大量負債。隨着中央政府金融緩和政策的結束,日本國內資產價格的維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

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發佈《關於控制土地相關融資的規定》,對土地金融進行總量控制,這一人爲的急剎車導致了本已走向自然衰退的泡沫經濟加速下落,並導致支撐日本經濟核心的長期信用體系陷入崩潰。此後,日本銀行也採取金融緊縮的政策,進一步導致了泡沫的破裂。

1989年12月29日,日經平均股價達到最高38915.87點,此後開始下跌,土地價格也在1991年左右開始下跌,泡沫經濟開始正式破裂。到了1992年3月,日經平均股價跌破2萬點,僅達到1989年最高點的一半,8月,進一步下跌到14000點左右。大量帳面資產在短短的一兩年間化爲烏有。

最後提一句,其實20年後的今天,日本仍然沒有完全從這次的經濟泡沫中走出,這可能是日本人永遠的傷痛吧。(見《失去的20年》)